中国文联、中国影协送反法西斯题材电影到北京通州梨园工地,建筑工人感慨:
“我有十多年莫得看过露天电影喽!”
“北京的夜色照亮了谁的孤单,有一种声音在悄悄蔓延。霓虹下一群寂寞的人举杯换盏,只想安静地吃一顿晚餐。”8月5日晚,北京市通州区梨园镇万盛南街的一块工地上,数百名建筑工人围坐在广场四周,聆听着一副粗犷而质朴的嗓子,哼唱着一首打动人心的歌曲。
唱歌的人是因为演唱广州亚运会火炬传递主题曲《传递爱》而被大家熟悉的歌手刘坤山。“这首歌叫做《混在北京》,抒发的是我内心最真实的情感。”演唱结束之后,刘坤山表示:“‘混’字通常会被赋予贬义,但从某种意义上说,它也象征着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。”
对于尘土飞扬的工地,刘坤山其实很亲切。“我父亲是一个靠体力谋生的工人,所以这种洋灰的味道,我从小就特别熟悉。”刘坤山坦言,在北京漂泊18年的自己,始终初心未变。“这首歌讲述的是‘北漂’生活,但我更希望将不屈不挠、不放弃的信念传递给所有为梦想打拼,却漂泊在异地的朋友们。”他真诚地对工人兄弟们说道。
梨园工地是由中国文联、中国影协主办的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”专题影展系列公益活动的一站。除了刘坤山,青年演员曲木古火·秋风和马翎雁也与工人兄弟们进行了近距离的交流互动。秋风演唱了自己最新创作的歌曲《远航》,歌曲讲述了城市中人们对于爱情的彷徨、渴望与执著。“不管遇到什么苦辣酸甜,我们都要携手向前,因为远方就是最美的彼岸!”面对不断鼓掌叫好的工人兄弟们,秋风充满激情地说道。
交流演出结束后,一部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反法西斯题材电影《刘老庄八十二壮士》在工地广场上上演。来自四川的舒开容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儿子挤在最前排,全家人都看得目不转睛。“我当了十多年建筑工人,从来莫得在工地里看过露天电影。”舒开容说,自己小时候在村子里看过露天电影,如今回想起来,都是美好的记忆。“平时工作很忙,我们全家根本莫得机会去电影院看电影,娱乐消遣就是看看电视、玩玩手机噻。”他一边盯着银幕,一边感慨道,“看电影跟看电视的感觉好不一样,我们高兴得很!”舒开容一家的目光中,满是单纯的喜悦。